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親子天下專訪林書豪母親:愛與陪伴 教出林書豪



她是他的第一位,也是頭號粉絲。

在二〇一三華人紀錄片影展閉幕片《林書豪旋瘋》放映前,搭了十多個小時飛機來到台灣,參加影片的映後座談、和電影看板合照。在她的白色套裝下,套著一件黑色、印有電影名稱 LINSANITY 的T恤,其中字母T冒出頭來,像十字架鑲嵌其中,也象徵林書豪堅定的信仰。

她是林書豪的母親吳信信。從未想到會培養出一個NBA明星球員兒子,也沒想到她的教養之道會成為所有父母的好奇:「如何教出這樣一個謙遜,面對困難卻能勇敢迎戰的兒子?」

他熱愛藍球 而母親熱愛他

林書豪從哈佛大學校隊打到年薪上億的NBA球員,頗容易讓人覺得「這不是人生勝利組,誰才是人生勝利組」。只是,從他決定投入競爭激烈、種族歧視嚴重的籃球運動開始,就注定在擁抱夢想的同時,也得承受夢想背後各種嚴峻尖銳的挑戰、挫折。他夠努力,也夠優秀,但大多時候,巨大的挫折和壓力是人所無能為力,也是旁人無法想像的。

就算坐冷板凳、就算被球隊下放或釋出、就算曾經自信動搖,林書豪總是展現出他一貫謙遜真誠的笑容。已進入NBA第三年的他,去年重回火箭隊,簽下三年合約,第一年年薪獎金達一• 五億台幣。

支撐林書豪挺過這些高低起伏的,除了他虔誠的基督教信仰以外,家人更是他的強大後盾。《林書豪旋瘋》映後座談會上一名觀眾坦言,當片中林書豪說出「我是這麼熱愛籃球,我的母親又是這麼熱愛我」最令她感動。感動的原因是,父母對子女付出無條件的愛,子女多半無法深刻體會,但難得林書豪,卻能夠體察、感謝母親的愛。

參與成長 存下愛的存款

「我的教養方式,就是儘量參與孩子們的成長,」吳信信說。她自己的母親是小兒科醫師,因為工作經常得犧牲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小時候說好了全家要一起看電影,結果媽媽經常臨時不能來,因為要看病人,」吳信信印象深刻,當她自己成為母親之後,決定要多陪伴孩子。

吳信信和林書豪的父親林繼明婚後定居美國加州,陸續生了林書雅、林書豪及林書偉三個兒子,原本從事軟體設計的吳信信為了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特別從全職工作轉為可以彈性上班的工作。

記得父母的愛,是點滴「存」下來的。吳信信說,孩子長大後,若非看著照片回憶,早就忘記小時候全家去過哪裡度假,但他們會記得和家人一起很開心的感覺。「孩子小時候多一點「存款」,到青春期還能夠提領一些出來啊,」吳信信打趣比喻。

林家孩子和大多數在美國的華裔、亞裔家庭一樣,小時候也學過多種才藝,包括鋼琴、畫畫、網球、羽球等。吳信信的男孩們熱愛運動,唯有兩種吳信信不讓碰:一是美式足球,因為太危險;另一是棒球,重視陪伴的吳信信半開玩笑的說:「棒球一場要打三個小時,而我有三個兒子。」

兒子們從四、五歲起就跟著爸爸到籃球場打球,吳信信看出兒子熱愛籃球,因此也全力支持兒子的興趣,從小幫他們找球隊,甚至協助組織球隊、協調家長們負責接送等,比賽時也總是在旁觀戰。吳信信的妹妹、知名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說,林家三兄弟從小參加各種籃球賽事,姊姊總是陪著兒子征戰,連家庭度假也都配合他們打球的地點。

林書豪的粉絲常可見到他和家人一起拍些傻氣搞笑的照片、影片,十月上旬他回台打暖身賽,家人也陪他返台,他特別抽出時間和家人去釣蝦,和家人間的好感情讓人羨慕。

公平的父母 友愛的兄弟

林家三兄弟個性不同,吳信信妙趣的形容三兄弟的個性:「老大不會和你 argue(爭論),但也不會去做;老二(林書豪)會吵,但最後會去做;老三則是會吵但也不會做。所以林書豪都說他最乖。」

吳信信就像大多數華人家長一樣,要求孩子保持學業,「功課寫完才能打球」。為了能趕快打球,林書豪在電影中自述:「兄弟一回家就趕快做功課,有誰做不完就互相幫忙。」當林書豪在高中校隊打球遇到挫折時,連爸媽都不知該怎麼安慰,只能默默為他禱告,哥哥成了鼓勵、開導他的重要支柱。吳信信說,父母「不偏心」是讓三兄弟感情好的關鍵。

現代社會另一個隱憂是,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呵護,會不會養出「媽寶」?吳信信坦言,有時自己也做得不是很好,孩子會等著她來收拾殘局,但是培養獨立的人格必須從小開始。例如,她會用討論分析的態度來和孩子溝通,尤其是意志堅強的林書豪,有時討論難免會「充滿火藥味」,「但吵完後,他會去冷靜思考、分辨,究竟是父母家人建議的,還是他想做的,哪個才是對的選擇,」吳信信說。

轉載自親子天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