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糧食公義

Feature
舌鋸上的木頭(張鼎源、俊廷)

提起糧食公義,很多香港人仍然認為這概念太西方,覺得這些大是大非的事情和自己無關。而有些人可能只會想起咖啡,但咖啡未必每個人也飲,而然各種不公平、不公義卻滿佈在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和用品的背後。這是一環扣一環的,誰也沒有躲避的藉口,一不留神,當你大口大口咬著一條朱古力條時,很有可能正在參與摧毀雨林,或是助長著一場土地掠奪。

真正的油木民族

由人造牛油、朱古力、即食麵、雪糕到洗頭水、洗衣粉,無一不含的或許就是棕櫚油(Palm Oil)。正因其用途十分廣泛,所以在超級市場裡,約有半數包裝貨品的成份標籤上都有棕櫚油的蹤跡。主要原因在於棕櫚較其他產油植物更高的產出率,用途廣,價格平,比黃豆、油菜籽或葵花油更便宜。簡單講,這是一宗大生意,所以由種植到來到我們消費者手上,中間就已有不少人參了一腳。由小農或農場工人種植油棕;生產商就從這些自行種植或採購回來的油棕提煉棕櫚油;之後貿易商把棕櫚油售於跨國品牌產品,並用他們製造出我們常買的食品。從棕櫚油的貿易鏈可見,不少跨國食品企業的產品都會用到,但它們大都不會直接生產,而是從生產商或貿易商採購得來。而正是貿易鏈的一重隔一重,很容易麻痹了我們對糧原料生產的關注。

以棕櫚油為例, 現時全球百份之八十五的棕櫚油是來自印尼及馬來西亞,因種植棕櫚須要熱帶氣候及廣闊農田,而最初這些滿佈熱帶雨林的地區,就開始因這宗大生意而出現非法伐林開墾。非法伐林同時帶來兩方面問題,首先焚林會帶來大量溫室氣體;而熱帶雨林消失,即是地球轉換二氧化碳成氧氣的能力下降,變相也加劇氣候變化問題。在二○○○至二○一○年,便有一百三十萬公頃的熱帶雨林被火燒或砍伐,並轉變成農田。在熱帶地區,特別是馬來西亞及印尼,更達百分之七十五是透過伐林獲得農地。至於全球最大規模的食品製造業,便是主要導至這方面的背後推手。

一切由貪吃開始

非法伐林是棕櫚種植業最直接的影響,而當地的經濟、環境及社會問題,在逐步浮現。講真,由於非法,朝不保夕,大家也只是「搵食啫」,當然不會諗甚麼環境保護,沒有明天的考慮,也就不用擔心今天甚麼是對與錯。所以,眼見大家對棕櫚油的需求有增無減,這不只吸引跨國生產商到印尼投資及開發棕櫚園,不少原本種植稻米或橡膠樹的小農改種油棕。而自給自足的格局隨即被打破,一旦收成不理想,小農就再沒有其他可靠的生計來源。另外,大量使用肥田料及殺蟲劑污染泥土及地下水,最後,棕櫚油產業的工人在惡劣的工作環境賺取微薄工資,而且土地及地表污染,最後連居住環境也失去。

而要擴張棕櫚園,不免涉及收地與土地紛爭。為收得土地,企業會利用原住民普遍較缺乏市場資訊的情況,以低於市價換取他們的土地。更壞的情況是「土地掠奪」,即小農、原住民等被強迫遷離屬於他們的土地。為發展莫視原住民的意願,為未來需要弱勢群體退讓,為整體利益就要犧牲,這些騙人的把戲,香港人有新東北發展計劃在前,自然有切膚之痛,是無理由不明白的。

用消費表態

而現時,處理問題的方法,主要依靠可持續棕櫚油圓桌會議 (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Palm Oil, RSPO)認證。認證的主要目標在於證明棕櫚油出自合法農田,而非法伐林所得的農田。不過認證本身問題也多,不時傳來監管不力的批評。其實這種由業界共同參與或組成的機構,最主要的力量或動力,還是來自裡頭最重要的幾個 Key Player。而好在全球食品製造早被壟斷,所以首十大食品公司製造商如果聯手認真執行,要解決問題卻似乎還有希望……

事實上,近年消費者都愈加重視道德消費,如果他們發現食品企業的供應鏈中有不當的行為,企業的聲譽和銷售額也會出現危險,不少跨國食品企業都採取較積極的態度來回應消費者訴求。不是凡事也要大鑼大鼓,默言無聲,買與不買便已造就了結局。

(全文見 CUP Magazine 150 期「糧食起義」專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