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 09/03/2015
家長都希望孩子喜愛閱讀,並掌握良好寫作技巧。有時或會為了這個目標,難免對孩子的閱讀習慣有點着緊。
身為作家的陳葒校長則指出,要讓孩子愛上文字,愛讀愛寫,關鍵是要營造一個輕鬆自由的環境。千萬不要只想着「閱讀」及「寫作」能帶來的好處,將本應是樂趣的事變成學業的操練,以免令孩子感到壓力,適得其反。
若孩子能於書海自在飛翔,感受箇中樂趣,自然會主動閱讀。他笑言:「正如打機是不用父母迫的,做功課才要嘛!」
寫作從模彷開始
陳葒校長有多重身份:兒童及青少年文學作家、詩人、義務補習社校長,更是三個孩子的爸爸。由初中寫下第一篇小說,開始其創作生涯,陳校長至今出版過不同種類的創作,包括長篇、微型小說、詩集、雜文、寫作教材等,作品《青春出於籃》更奪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青少年及兒童文學組)及入選香港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大好書季軍。
多年來陳校長筆耕不斷,但回想最初愛上閱讀,到開始執筆創作、甚至成為作家,整個過程都是自然發生,並非父母刻意栽培。「看書看得多了,開始有寫作能力,自然躍躍欲試。」陳校長五、六歲開始接觸書本,包括《水滸傳》等中國經典名著,「當時鄉間沒甚麼娛樂,便開始看家中閣樓的藏書,雖然半文半白,有些字不認識,但不妨礙閱讀的樂趣。」自此他與文字結緣,中一時因為喜歡衛斯理系列的科幻小說,便模仿文筆及情節,創作了衛斯理的弟弟「衛斯法」在地底遇到「通心人」的歷險故事,自此踏上創作之路。
讓孩子感覺過癮
要讓孩子愛上寫作,除了閱讀,還有其他途徑。陳葒校長建議家長將寫作變成一個富挑戰性的遊戲,例如與孩子集體創作,輪流接龍寫故事,或鼓勵小朋友為他們喜歡的故事重寫結局。他又建議家長在集體創作時,可以利用身邊的人與事作為素材,孩子熟悉,自然更有投入感。過程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在故事的形式、內容上多花心思,最重要是讓寫作變得輕鬆有趣,小朋友感到「過癮」,自然樂此不疲。
但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看這麼多書,為甚麼中文作文還是低分?
「將閱讀變成提升考試成績的工具是錯的。」陳葒校長再三強調,不論寫作或閱讀,都不應與考試或人生道理掛鈎,否則孩子會感到壓力。「有時閱讀的成果並不能在考試中展現出來,通常能提升成績的,都是些沉悶的書本,例如一百篇好文章之類,小朋友未必感興趣。」
建立習慣最重要
不少家長著意孩子看完書後有所表現,例如著孩子寫出故事大綱、抄出書裏的生字,變成了做功課,令孩子對閱讀卻步。就算不與考試掛鈎,家長都希望孩子由書本學習人生道理。陳葒校長特別指出,閱讀跟學做人不一定需要掛鈎,「不一定要為了品格、做人,反而助孩子建立終生的閱讀習慣才最重要。」
只要孩子願意揭開第一本書,建立了習慣,閱讀便會成為其生活的一部份,到長大都離不開書本。陳校長再三強調,家長要營造一個自由的環境,讓孩子自由地探索喜愛的書本,從中找到樂趣,才能成為習慣。若刻意挑選書籍,將書本變為考試或講道理的工具,孩子可能以後再也不願看書。他笑言:「不用擔心孩子以後不識字或不懂做人,因為世上99.9%的書都是正面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