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星級爸爸張堅庭】讓孩子聰明一點的10種方法 十幾年實踐證可行

《時代雜誌》在面書專頁蒐羅了一些資料,讓父母知道如何讓小孩子變得聰明一點。當中一些建議,我已經前前後後十多年在這裏向各位家長推薦,一些不止是理念,更已經實證可行,效果很好。今次再在這裏向家長和老師重複一遍。
1、音樂讓孩子更聰明
在兩組孩子的對比中,接受音樂訓練的小朋友智力較高,在分數和成績表上表現較好。因為音樂尤其彈鋼琴,光在眼睛、手指、左右腦的運用已非常有效,不要說在藝術修養的培養,氣質的修煉如何如何,其功能性效果已值得我們投放時間。
如果這是事實,我們做父母的就不用強迫小朋友去完成什麼級別,不要用級別為標準,六級與八級分別不大,保持他們興趣比考級更實際。死練一首曲譜考級,不若多練不同曲譜更能讓小朋友的腦袋發達,焦慮學習讓腎上腺分泌破壞身體,記憶力減退,得不償失。考級是一門有關大量生產的生意,訂了標準,齊齊搵錢。
練手腦運用 毋須迫考級
我的意見是一定要小朋友學音樂,但不用兇猛的態度,彈結他、吹笛子、喇叭也可以,因為你孩子以音樂為生的機會萬中無一,多數是父母用來作威作福的口頭禪而已。知道音樂的實際作用,你和孩子之間關係會更加甜美,原來學習音樂對中老年也有好處,認知能力和記憶力都會提高,不如讓父母和孩子一齊學琴,一齊提升。
2、運動提升記憶和學習能力
有一本書名叫Spark: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腦袋與運動關係的革命新發現),以科學角度,梳理運動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德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運動後學生的認字率提高20%,而在一隊士兵經三個月訓練後,比較他們訓練前,大腦海馬體記憶區域的血流量擴增30%,即功能增強三成,這可不得了;還未包括運動後分泌的安多酚(鬆弛和喜悅有關的內分泌)。什麼波牛、淨係識跳跳紮,唔識讀書的論點基本上不科學,兩者互相補足並不排斥。
書中以大量數據和研究,支持運動增加我們的認知、分析能力,而且這種人有較佳的朋友認同,情商智商兼備。為什麼英國的中學尤其重視運動,我看他們的課程,幾乎是強迫學生必定要選修一門運動。
而運動教育的哲學我在這裏寫過很多章節,只不過有一本完整有根據的書本出版了,教育工作者應該要讀一讀。

3、共讀要互動才入腦
一般父母以為拿着書本和孩子閱讀,便有效增加他們的閱讀能力。專家發現這種方法可以非常有效,但一般家長的方法出現問題,欲速不達;另外也有家長以為把iPad放在小朋友面前,讓他們做一些功課就有效,專家認為其實是浪費時間,以電視作為教育工具也是效果不彰。
問題出在哪裏?
先看和孩子一起閱讀的問題出在哪裏。父母讀文字內容時,一般都是平鋪直叙,沒有抑揚頓挫。直接的說,就是父母因為沒經過戲劇訓練,所以聲調都較為沉悶,小孩子基本上聽不進耳朵,變成你有你讀他們只是看圖畫,基本上吸收不了文字的內容。
專家認為父母閱讀文本要有戲劇感,不時要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因為關鍵在孩子注視你的表情和聲調時,那種互動才有影響力,才可以增加他腦袋對文字、圖案、表情聲調的反應,腦袋細胞的活動就從表面成為立體。其餘的所謂iPad教育或者電子教育、電視教育,都是單向的學習。
說故事要有戲劇感
之所以戲劇教育在學習過程為什麼如此重要,因為戲劇教育最重視的就是互動學習。記住﹕專家認為任何互動的學習都讓孩子聰明一點,為什麼專家認為考試、溫習對培養聰明孩子效果不明顯,原因在此。
4、睡眠充足
羅德島一所中學研究了3000人的睡眠模式,優異學生比一般學生多睡15分鐘,而B grade學生的一般睡眠時間又比C grade的多15分鐘,睡眠原來如此重要。
NurtureShock網站更強調少睡1小時,六年班的腦袋會變回四年班。美國睡眠協會亦重新釐定了各種年齡的睡眠時間,因為他們發現美國中小學生的睡眠時間,比身體需要的平均少1小時。我也在這裏提過一些研究報告說,睡眠不足可令腦袋縮小三分之一。
睡得少=「努力讀書」?
任何學校因功課而讓小朋友遲於晚上11時睡覺,基本上就是犯了虐兒罪。睡眠不足已經成為西方科學家一個重要課題,只因智能手機和電腦出現及普遍化只有20年,因此而造成的傷害現在陸續浮現出來,其中因為遊戲機或者網上活動、引致睡眠不足而起的疾病,將會是社會整體成本。美國國內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鬱、自閉、情緒低落、過度活躍等等,都跟睡眠不足連上關係。
香港名校學生睡眠不足非常普遍,更成為家長或學校的成功標誌。「瞓得多邊算係名校生啊」,是很多驕傲家長的心底話。
5、責任感、自律、勇氣更重要
考試成功並不代表未來人生之路成功,專家認為孩子們若果有自律和責任感,一般較能進入名牌高等學府;未來在社會上亦會有較高成就,尤其在健康方面他們一般較長壽,在婚姻方面離異率較低。這些性格的人比較多朋友,在事業上當然更成功。
家長們要想想,孩子們考試取得高分數之目的是什麼?香港的名校分數就是用來打擊你的好朋友,因為他們以分數來評定你能否升班,於是別人的失敗就是自己的成功。你母親不會輕易把你的考試秘笈和你的好朋友分享,對嗎?
在這種教養下成長的小朋友,何來會有社會責任呢?運動教育就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點,自律、合作、目標、毅力、取勝。

今天是培養聰明小孩子十種的方法的最後一篇,希望家長從中取得一兩種方法,那我便為你高興。
6、主動學習
主動學習(Learning is an active process),不知道怎樣翻譯這句子,文中例子指出一切單向學習都有害無利,什麼什麼數,什麼博士影碟等等與電視做朋友的單向學習都要拋棄,另外這類專家也指出動手做比看說明書重要,他們指出以三成時間閱讀文章,然後以七成時間思考內容。
現在香港課堂管理模式是單向的,所以香港學生不習慣舉手問問題,也不鼓勵學生到社區做義工,因為這樣做沒有分數,但這是典型的積極學習方法,其實只要校長調動一下學習,多一點互動學習,多一點積極學習,就不需要在國際學校門前排隊,交高昂的學費。
7、學生吃什麼很重要
就算你給小朋友吃沒益處的糖果,什麼時候吃也很重要,如果要吃的話不要吃錯時間,在考試前吃一點糖果或甜東西,對小朋友的專注力會有幫助,一杯coco或雪糕會有點幫助,但長時期而言,糖果則令人提不起勁。
考試前吃雪糕助專注
專家以一群大學生做實驗,讓他們吃一個星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食品,再加大量肉類,他們的考試表現會即時下降,運動專家已經清楚指出一對足球隊的表現,除了技術之外,他們的飲食習慣決定球隊的表現。餐蛋麵、凍奶茶做早餐,慳啲啦,不如食得營養點省回補習費。
8、快樂學生擁有快樂將來
快樂的學生無論將來在工作、婚姻、人際關係、薪水都比不快樂的學生好,學生快不快樂就要問父母自己,專家說快樂學生前提是要有一對快樂的父母。
學校生活令家長們的關係和諧還是緊張,其實就要取決於之前的決定,你要問問你自己,在孩子的學業上,夫妻關係弄得如何呢?
追求成績更講品行
9、同學、群體很重要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至理名言,一般家長以為死都要小孩子進入名校就可以接近品學兼優的同學,這種想法基本沒有錯,但在社會上頂尖的學生畢竟只是少數,我相信我們的孩子都並非運動、考試樣樣頂尖的材料,所以一定要面對現實,找一個好校長,好校長吸引一班好家長,好家長容易培育好學生,好學生不一定考試測驗出色,但品行應該冇問題。
不過現實點,坐旁邊的同學成績好,對孩子多多少少有好處,但品行和成績二選一,你會如何?
我認為「群」一班活潑開朗,有好奇心,有同情心的同學就成功了大半。
適當稱讚表現更好
10、相信你的孩子(Believe In Them)
專家們作了測試,老師隨機找幾名學生,特意稱讚他們能力強又聰敏,年底成績出奇優異,所以老師的稱讚非常重要,強調學生的優點,給予鼓勵,讓他們終身受惠。我小時候非常頑皮,但有兩位對我影響深遠,中二的一位女老師知道學校執笠,我又未找到學校,她總是流着淚問我有何打算,她教什麼已忘記了,但那憂戚之情,歷歷在目;另一位小個子,新來的化學老師,每星期測驗,很容易,個個七十幾分,最後考試竟然全班及格,是真的進步了。
作者最後指出智商與同理心比較,智商是低層次的成就。
好了就此打住,下面是網址,好好閱讀Z難日竹http://time.com/12086/how-to-make-your-kids-smarter-10-steps-backed-by-science
作者簡介:一身兼數職,導演、專欄作家、演員等,最享受的還是在家擔任CEO
文:張堅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