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4 暑期閱讀活動-week 4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4 暑期閱讀活動-week 4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4700萬年前形成化石的這隻鳥類,體型相當於蜂鳥,但與現生的鳥類都不一樣。

學名Pumiliornis tessellatus的這隻鳥身長8公分,相當於蜂鳥的大小,是至今所發現年代最早的授粉鳥類化石。 PHOTOGRAPH BY SVEN TRAENKNER, SENCKENBERG RESEARCH INSTITUTE
學名Pumiliornis tessellatus的這隻鳥身長8公分,相當於蜂鳥的大小,是至今所發現年代最早的授粉鳥類化石。
PHOTOGRAPH BY SVEN TRAENKNER, SENCKENBERG RESEARCH INSTITUTE
撰文:Traci Watson
編譯:胡宗香
今日的蜂鳥在花朵間傳遞花粉,幫助開花植物繁殖。不過,這種行為的老祖宗和蜂鳥的樣貌可是大相逕庭。根據本週發表於《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的一篇論文,有4700萬年歷史的一個鳥類化石,為鳥類授粉行為提供了最早也最直接的證據。
在德國化石藏量豐富的梅塞爾坑(Messel Pit)被發現的這隻鳥類化石長約八公分,體型相當於在美國住宅後院常見的蜂鳥,胃裡則有帶虹彩的昆蟲殘渣與數百粒花粉。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法蘭克福申根堡研究院(Senckenberg Research Institute)鳥類學家傑拉德‧梅爾(Gerald Mayr)指出,這頓最後的晚餐對今天的授粉鳥類也不會陌生,牠們會吸食大量的花蜜,但同樣也會吃花粉與昆蟲。
鳥類系譜新分支
這隻鳥屬於名為Pumiliornis tessellatus的已滅絕物種。這個物種的腳是為了緊抓住樹枝而生的,細長的喙則與蜂鳥一樣有著寬闊的開口。然而,現生物種中並沒有這種鳥的近親。
在這個發現以前,最早的授粉鳥類證據來自3000萬到3400萬年前的蜂鳥,同樣也是梅爾所發現並描述的。但是這些化石所提供的鳥類授粉行為證據都是間接的,因為沒有任何跡象足以顯示這些鳥真的曾經造訪花朵。
從較早的鳥類與植物化石的構造來看,梅爾推測,鳥類授粉行為應該是在這個他形容為「長相非常怪異」的新物種出現以前不久才開始的。這個鳥類胃裡的花粉來自一種未知的植物,不過顯然已經演化出有利於鳥類攝食的構造了。
這個新的化石發現顯示,鳥類授粉的歷史「比我們先前證據所能顯示的還要久遠,也比我們推想的更為複雜。這顯然是一支不同的鳥類譜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植物學者昆汀‧克朗克(Quentin Cronk)說,他並未參與這項研究。
不同的理論解釋
其他研究者則說,這個新發現可以支持鳥類授粉隨著時間演化出來又消失的理論。與現代蜜蜂有親緣關係的已滅絕蜂類也曾經生活在梅塞爾,而「有可能這個小小的生態系消失了,而我們今天看到的是比較晚近的生物。」史密森學會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Smithsonian Institution’s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節肢動物化石部門負責人康拉德‧拉邦戴拉(Conrad Labandeira)說。
梅塞爾坑擁有豐富的動植物化石,「而這個發現是結合兩者的美妙例子,」可以同時顯示兩者的演化歷程,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古植物學者大衛‧迪徹爾( David Dilcher)說。這就像「4700萬年前動物界與植物界的一次交會,」他說。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水滸傳•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鬬浪裏白條》節錄

            戴宗便起身下去;不多時,引著一個黑凜凜大漢上樓來。

宋江看見,喫了一驚,便問道:「院長,這大哥是誰?」戴宗

道:「這個是小弟身邊牢裏一個小牢子,姓李,名逵。祖貫是

沂州沂水縣百丈村人氏。本身一個異名,喚做黑旋風李逵。他

鄉中都叫他做李鐵牛。因為打死了人,逃走出來,雖遇赦宥,

流落在此江州,不曾還鄉。為他酒性不好,人多懼他。能使兩

把板斧,又會拳棍。見今在此牢裏勾當。」

  李逵看著宋江問戴宗道:「哥哥,這黑漢子是誰?」戴

宗對宋江笑道:「押司,你看這廝恁麼麤鹵!全不識些體

面!」李逵道:「我問大哥,怎地是麤鹵?」戴宗道:「兄

弟,你便請問『這位官人是誰』便好。你倒卻說『這黑漢子是

誰』,這不是麤鹵卻是甚麼?我且與你說知:這位仁兄便是閒

常你要去投奔他的義士哥哥。」

  李逵道:「莫不是山東及時雨黑宋江?」戴宗喝道:

「咄!你這廝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喚,全不識些高低!兀自不

快下拜,等幾時!」李逵道:「若真個是宋公明,我便下拜;

若是閒人,我卻拜甚鳥!節級哥哥,不要賺我拜了,你卻笑

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東黑宋江。」李逵拍手叫道:

「我那爺!你何不早說些個,也教鐵牛歡喜!」撲翻身軀便

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