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kedcity.net/parent/furtherstudies/schoolselection/page_54b5e5ce316e830d38000000
最後更新: 20/01/2015
成長路上,升中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由選擇學校到報考心儀中學、面試、填寫選校志願、派位,甚至派位後往學校叩門,是一個漫長的階段,不少家長由孩子高小開始已為子女升學而鋪路。
香港教育城(教城)特別訪問了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梁兆棠校長,給各位家長數個「升中錦囊」,期望幫助家長和子女好好準備和安排首三個選校志願,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學校。
選校的考量
不少家長選校時著重中學的成績,梁兆棠校長指出,除了要考慮心儀中學的學術表現,亦要留意其校風、課外活動、其他學習機會、宗教信仰等方面是否切合子女需要等。他舉例,部份學校會對資優、讀寫障礙等具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作出特別安排,有學校會在教授語文時實行小組教學,更全面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進度,亦有學校會開辦課後課程或興趣小組。家長宜留意學校有否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促進子女的全人發展。
多角度認識學校
梁校長建議家長由不同渠道了解心儀的學校,在瀏覽學校網頁、留意傳媒的報導之外,還可把握機會參加開放日或簡介會,到學校實地接觸教職員,了解老師的教學態度。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每年推出《中學概覽》,當中提供了不少重要的學校資訊,方便家長在網上查閱。值得留意的是,部分特別受歡迎的學校向來較受傳媒關注,不時會在受訪期間透露一些重要資料,例如在自行分配學位時收到多少張報名表、首階段收生的數字等,家長可密切留意。
梁校長其中一個「錦囊」正是多留意心儀學校在家長之間的口碑,特別是當區的家長,若有子女於該校就讀就更可取。但他亦提醒,勿只聽一位家長的意見,而且要了解該位家長與學校的關係,據他的經驗,若子女在該校讀得不錯,家長的評價便會較正面,相反亦然。家長收集學校的資料後,可以與區內其他學校之比賽、學術成績對比,作更全面的分析。
了解子女的能力
知己知彼是十分重要的。除了要認識心儀的學校,更要了解子女本身的能力。梁校長提供一個「錦囊」:不妨多向小學的班主任徵詢意見。他表示,大部份小學都會統計歷年學生升中情況,例如派往第一、二、三派位組別的學生各有多少,而且每年各小學都大約知悉校內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比率,從而估算出每名學生大概屬於哪一個派位組別。
梁校長解釋,一般而言,以全級150人為例,級名次首50人(約30%)屬第一派位組別,級名次50至100者約屬第二派位組別,餘下為第三派位組別,惟每間學校略有不同。根據這些參考資料,配合小學班主任對學生在學習表現、課外活動等的了解,可以為個別學生提供選校建議,例如學生應入讀英文或中文中學。
由於過去逾80%學生獲派首三個志願的學校,梁校長建議家長謹慎利用這三個機會,萬一過於進取,導致首三個志願全數落空,便得不償失。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可於首選兩個志願填選第一派位組別的學校,而估計屬第三派位組別的同學可嘗試於第一志願填選第二派位組別的學校,惟第二、三志願則宜選擇同組別的學校,否則或會獲派第十幾志願的學校。曾有居於東涌的學生因首三個志願過於進取,結果獲派往排第十幾志願、位於長洲的中學。
關於備戰面試、履歷表的注意事項、叩門的準備等,請留意稍後推出的「升中選校及面試策略(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