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思考在命運之上

By Kum, Yan Ting   BBAFin
    
思考在命運之上
   
一本書是否有價值,其中一個衡量標準是作者能否有效地把他的經驗和省思與讀者分享。在這個標準來講,我相信陶傑的這本《思考在命運之上》散文集絕對是一本好書。

  命運向來有一種不可駕馭的無奈感,陶傑則嘗試建議大家以思考去克服那種無奈。他提出了一大堆命運中的難題,有關於人生、有關於香港、有關於中國,每條都引起讀者的無限省思。可愛的是,陶傑每每能夠以優美的文字提出令讀者眼前一亮的觀點,使讀者在問題圈裡進一步深度地探索,從而有所得益。在這個層面上,作者與讀者作出了深層的溝通,這就是這散文集的價值所在。

  陶傑在「永恆的人生問題」部份提出的問題令讀者能夠從新的出發點直觀人生,例如他講及世上再無情人,而情人只是一種氣氛而已(這是一個沒有情人的年代?);植物能夠帶來生死的反思,除令人輕鬆和健康之外,也叫人領悟到生存的意義(回歸大自然,已變成了一種奢望?);從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這六字「梅菲定律」揭示如何安頓人生(生存本身有多少「惡作劇」?)等等。每篇文章都含有作者的智慧,看罷多能得到啟迪,或者一點無奈,例如講及「好男人像淘沙鑠金, 沙土多, 金子少。」(獨身,是女人終極的幸福?),作為一個男讀者,多少也會感到無奈。

  「城市的打造空門」是陶傑在一些香港問題上的見解結集,中間他試以幽默的文筆暗暗替香港解難,例如講及上海能夠趕上香港,是因為他們的新聞自由向來比香港少,所以他們想看多一點,視野比關心娛樂的香港人闊(對新聞愈渴求,愈是一個有希望的社會?);香港的樓市如現在般慘淡,是因為過去香港人、港政府的貪婪(為甚麼香港要為自己的衰落而負責?)等等。那些智慧的批判本身,令讀者能夠重新審視今日的香港,而當中有一句多少也叫作為學生的讀書唏噓,那是「考試是必要的罪惡」(為甚麼需要考試制度?)。

  「國家不在城門內」講及關於中國的問題,以文人的傲骨直截了當的對中國提出批判性的見解,例如中國人酷愛以喧鬧來溝通,因為中國人自卑,有「站起來了」和「吐你揚眉」的虛幻幸福感(其麼是中國社會的品德指標?);要真正入世,要徹底地改變「農民性格」,因為其狹隘、愚昧等缺點遠大於刻苦耐勞等優點(中國人的「農民性格」怎麼妨礙社會進步?)等等,令讀書一方面了解到中國和中國人的負面,也同時為自己的中國人身份重新審視。

  陶傑是一個旅英多年的作家,擅寫散文,文句優美自然,而更可貴的是他的風格與李純恩、劉天賜的文章有一共通點──幽默和博學。書中有些文章雖然旨在提出尖刻的批評,但看起來,感覺卻不是令人退避三舍的嚇人嚴肅,例如從「掃貨」講到搶包山般的購物狂,再講到世界盃中國對巴西中,國人的狹隘自欺,天南地北目的是講狹隘令香港人難以面向和適應世界(中國人有甚麼「狂癖」)。而陶傑的博學則令到那生動的文章背後多了一層說服力。歷史、電影、雜誌、文學、哲學、各地文化等等都是他援例說明的材料,這些都提供了讀者廣博的視野。
  
  這散文集的確有著令人佩服的深度,不過要攝取作者的智慧並不是一件易事。事實上這散文集中有不少艱深的辭句、政治理論和歷史史料,如果要真正窺得這書的全部智慧,看來作為讀者也要好好準備一番,但或許這也是這書令讀者得益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