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他的一生經歷許多大風大浪,包括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豐富的閱歷與時代的影響創造了他的文學成就,最知名的著作當然就是1952年出版,195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老人與海》,描繪一名老漁夫與一隻馬林魚在海上的搏鬥,而另一本著作《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對海明威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作品,因為這是他人生中最獨特而重要的一名女人所啟發他的著作,這個女人就是戰地記者蓋爾霍恩(Martha Gellhorn),同時也是他的第三任妻子。電視電影《戀上海明威》(Hemingway & Gellhorn, 2012)描述的就是海明威與蓋爾霍恩從相遇到最終分開的過程,一段在戰爭中繾綣的愛情故事。
對海明威來說,在遇見蓋爾霍恩之前的兩位妻子,都是對於丈夫百依百順、柔情似水的小女人,而這位蓋爾霍恩的出現是他生命中的繆思,她雖然對海明威同樣也有溫柔的愛慕,但卻沒有當時代女性必須要依靠某個男人生活的思維,反倒是獨立自主,且常常在聚會中與男人們大聊政治、經濟還有戰爭的趨勢等話題,這對海明威來說,是生命的轉捩點,也刺激他有了文思泉湧的契機。反之,蓋爾霍恩遇見了海明威,除了拜倒在才華洋溢又具有男人魅力的外表下,海明威的愛國精神、走訪戰地的生活模式,也讓蓋爾霍恩體會生命的不同,甚至開始成為戰地記者,致力讓生活在烽火下受苦人們的故事,傳達給世人知道,透過她的報導讓世界減少戰爭與暴戾之氣,愛,確實能夠讓兩個人互相成為繆思,互相啟發,獲得不同的眼界。
愛是繆思,卻不是依賴,蓋爾霍恩在電影中的一句台詞讓我非常的喜愛:「I don't see myself as a footnote to someone else's life.」,即使她打從心底的愛慕海明威,不能過缺乏海明威的一天,但是生活卻不能只是他人生活的一個註腳,《戀上海明威》這部電影充分的描繪蓋爾霍恩有想法就行動的個性,即使海明威反對,只要她認為是有必要去做的,她都會盡全力去做,因為這是她的人生,即使再怎麼愛一個人,再怎麼不可缺乏的愛,生活都不該受限於這一個人的生活圈,活在這個人的影子下,因為那樣的生活使人無聊,「People say that jealously is the greatest enemy of love. They're wrong. Greatest enemy of love is boredom.」。蓋爾霍恩的思維對於女性是一個很大的啟發,很棒的典範,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堅強勇敢,她如此前瞻性的思考與達到的成就斐然值得尊敬,所以看完電影再來看看這電影中文片名,《戀上海明威》,似乎就掩蓋掉了電影對於蓋爾霍恩的歌頌與尊敬,回到以男性本位的思考方式命名,甚是可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