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總希望子女能盡快學會獨立。這不是指要讓小朋友一個人留在家,而是要他從自己吃東西、自己睡覺、自己刷牙洗臉、穿衣穿鞋到收拾玩具,一步步學習照顧自己。學習有責任心、有自己的思維,將來才能走自己的路。但原來要訓練小朋友獨立,不是單單板着臉,動輒責罵就可以,而是要從小朋友的感受出發,賞罰分明。
才剛3歲的小紫晴,兩歲起便懂得自己到快餐店買漢堡包,就算爸爸Alex站在商場門口外,快餐店與商場門口相距至少10個舖位,小小的人仔在人來人往的商場穿插,一個人走到店內選購及排隊付錢,沒有哭,也不害怕。「她一開始要牽着我的褲管不願離開。我們差不多每星期來練習,她對這個環境很熟悉,也知道我一定在等她。」Alex對她給予無比鼓勵,想藉這個訓練告訴女兒,前面的路你要自己去闖,要自己學習獨自面對,有多刻苦不重要,爸爸媽媽永遠會在某一個地方等你。
「現在的家長太保護孩子了。其實多給孩子鼓勵與自信,放手讓他們去做,讓孩子勇於嘗試及探索新事物,學會獨立,才能提升孩子長大後解決問題的能力。」Alex在紀律部隊工作16年,閱人無數,曾見過不少成年人仍很依賴,連洗衣服、收拾等也做不好。所以當他有了兩個女兒後,覺得有必要訓練她們獨立:「紀律部隊裏的訓練是從外到內,以壓力令人服從,我希望女兒能發自內心地獨立有紀律。」所以從紫晴1歲起,他就教紫晴像日本綜藝節目《小B大任務》一樣,教她自己選購食物、排隊及付款。到女兒兩歲,已經可以自己走入店舖購物,不覺膽怯。
賞與罰 夫婦要一致
但Alex坦言,要給予孩子自信心,訓練獨立有紀律的過程,少一點耐性也不可。但該從何入手?就是從囡囡的感受開始。
但Alex坦言,要給予孩子自信心,訓練獨立有紀律的過程,少一點耐性也不可。但該從何入手?就是從囡囡的感受開始。
Alex曾學習NLP(身心語言程式學),要用正面言語來鼓勵女兒。從不打鬧,也從不問「為何做不來」(Why),而正面地問她「如何做得到」(How);當她自己做選擇時,就讚她選得好;如她不怕陌生人時就讚她大膽等。媽媽Kathy也曾修讀遊戲治療課程,深明教授感受跟知識同樣重要,教曉女兒表達感受,更有助他們學習。多一點正能量,孩子才更有去嘗試及進步的動力。
設計星星獎勵計劃,每逢囡囡做一些抵讚的事,就獎勵她一顆星星貼紙;但每當囡囡扭計,就拿走星星。例如大女紫晴睡前很愛聽故事書,每晚要聽20本或以上,但慢慢Alex和 Kathy覺得太吃力,便跟囡囡開始溝通,每晚只可以讀3本,但囡囡當然扭計,每哭一次就拿走一顆星星,慢慢囡囡也會接受只讀3本,也不再扭計。
更重要的,是兩夫婦必須口徑一致。如女兒要求買玩具,大家都會跟她說:「我們知道你很想買這份玩具,知道如果我們不買的話你會很不開心,但無論你怎樣要求,我們都是不會買。」表示明白對方感受之時,都要同時企硬。就算囡囡怎樣扭計、怎樣哭,他們也會無動於衷,久而久之,囡囡知道哭是沒有用,就不會動輒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