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看完中大五十周年校慶話劇《教授》,喜見沈祖堯教授確認製作這個話劇的目的是「重申大學的核心價值及使命」。
同一天,我也看到教育工作關注組的聯署聲明,題目是「今天的『政治中立』、明天的政治審查──堅持捍衞課堂自主」。
《教授》話劇裏有令人印象彌深的一句:大學是應該栽培更多不同思想的學生(大意)。
聯署聲明堅持追求的是「學校需要的是開放態度,不是政治中立!」
聯署的群組最主要應是中學通識及非通識老師、然後是大學教授講師助教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大專大學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中學小學生、家長、文化出版及傳媒界、社福界、商界、金融界、廣告公關界、政界、法律界、地產測量建築工程界、醫學界、資訊科技界以及香港市民。
以上的陣容,肯定會比反國教一役更為波瀾壯闊,沒有界別可以置身事外。
也是同一天,傳媒報道,早前計劃一連五日要到培靈小學外集會的團體,雖已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但事隔一日,主辦單位即通知決定取消集會,改為於開學日到學校遞信。
警方憑甚麼批准有關團體連續五天到學校外集會、針對一位老師、變相向家長及校方施壓、意圖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情緒?警方在發出不反對通知書前,有沒有徵詢學校的意見和給予協助,確保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均不受影響?……一連串的問題,即使已取消了集會,學校和公眾也應追問,因為同類向學校施壓的活動可能陸續有來。
沈祖堯教授一直是民望最高的大學校長,近來更流傳他是特首熱門人選,他幾年前一篇致畢業生的演辭,令《教授》話劇的金牌編劇莊梅岩自認「在電腦螢幕前落淚」(見場刊〈編劇的話〉)。
莊梅岩把為紀念中大五十周年撰寫的話劇,獻給「各位堅守前線的靈魂工程師」,因為她認為「如果問一所大學應具備甚麼的話,我想就是這些了:知識、自由和愛。」
沈祖堯就讀的中學皇仁書院,也剛慶祝了一百五十周年,皇仁的戲劇人才輩出,幾位名編劇也編導演了一齣話劇來祝賀母校,說的也是學校的人文價值和承傳。
無獨有偶,沈教授畢業的港大去年也慶祝百周年,但卻因為李克強的到訪,令慶典留下污點,也令校長徐立之不獲續約。
港大當然不會如皇仁和中大那樣,搞個話劇來重申學校的核心價值和使命,但李克強事件卻令徐立之代港大公開交代了港大在這方面的立場和承諾。
看過港大的「慘痛」經驗,中大雖然沒有重蹈覆轍,但幾位在現屆特區政府問責團隊中的中大人,其表現及民望只屬差強人意,比起出身港大的同僚遠遠不及,到底是純粹出於巧合,還是事出有因,中大人不妨好好思考。
《教授》話劇作者揀選的「代表性學系」是哲學系,教師的角色令人想起李天命、演員的造型酷似陳竟明、言論部份出自周保松和梁文道、有關社運的行為則有最近陳健民的影子……
幸好港大也有個戴耀廷,而沈祖堯也是出身港大,否則單以核心價值和使命的師生代表,港大的確比中大模糊。
月前在立法會有關新亞精神的爭論,港大便絕對沒有這樣的傳統,當然也不會有如何捍衞的爭拗。
幸好中大仍然保留書院制,否則新亞精神早已煙消雲散,今天亦不會有新亞水塔事件。
中大高調保留六四女神、保釋社運學生……在在令人對它的核心價值和使命仍有極大的期望和信心,尤其是在今天,當小學和中學也變成政治活動兵家必爭之地。
大學是思想、學術與言論自由的最後堡壘,感謝徐立之校長代港大向全港市民的公開重申,盼望他的繼任人能將之發揚光大;感謝沈祖堯校長借《教授》話劇向校友的表白,盼望他不論校內校外,也能身體力行,因為正如上述聯署聲明所言:「如果今天老師不發聲、明天就只有沉默的孩子。」
大學一定也歡迎沉默的孩子,但也應讓孩子知道,選擇沉默,不單是經過思考才作出的個人選擇,我們更要尊重和捍衞別人發言的權利;對於近日的小學反國教、中學校外集會以至取消通識為必修科和老師須交代政治立場等爭拗,道理本可越辯越明,緣何今天卻越來越不准人自由思想和發聲?
周信
自由撰稿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