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阿瑟米勒 - 陶傑


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去世,在印象中,他是上一代的人,似乎早已經不在世上了。

美國當代三大劇作家:田納西威廉士、尤真奧尼,還加上阿瑟米勒,我比較喜歡威廉士,他的《慾望號街車》和《玻璃動物園》更受環球觀眾欣賞,而阿瑟米勒的《推銷員之死》控訴資本社會,總有點道德說教味,反而及不上《烈燄飛灰》(The Crucible)之動人心魄︱︱戲劇藉十七世紀美國沙林鎮一宗獵女巫冤案,由羅馬教廷越洋派來宗教裁判所的教士來審訊,故事影射一九五二年美國共和黨右翼議員麥卡錫在全國抓共產黨的事件,左傾阿瑟米勒也牽連在內。從此Witch-hunt這個字又流行起來,雖然,五十年代共黨對歐美的滲透和威脅是真的,阿瑟米勒維護言論和創作自由,是一位知識份子。

《烈燄飛灰》的悲劇意識很震撼,人性的愚昧,造就黑暗的命運,這是莎劇《李爾王》的主題。阿瑟米勒比不上莎士比亞,但絕對可以與易卜生同級。

好的劇本,還要加上好的演員。德斯汀荷夫曼主演推銷員,而英國舞台劇千面的一位千面巨匠保羅史高菲(Paul Schofield)演活了宗教裁判所的奸角,當年在倫敦看了這一齣,幕落之後,許多英國觀眾留在座位上啜泣。演員故意在幕落五分鐘之後才出來謝幕。今天回想,都瞭解是為了甚麼,雖然那時太年輕,不全然明白。

阿瑟米勒的敗筆,是竟然娶了豔星瑪莉蓮夢露為妻。一個金髮的蠢女人。丈夫太有才華,不一定須要跟妻子日夜思想溝通,但瑪莉蓮夢露的性情不穩定,經常無理取鬧,阿瑟米勒要時時像哄小女孩一樣地哄她,最後只有散夥。娶一個靠脫衣上位的女明星為妻,不是阿瑟米勒這一級的才子適宜做的事。何況這位前妻,最後幾乎死在美國總統的牀上。阿瑟米勒這一段婚姻,口味未免俗氣了一點。

他經歷了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美國國內的排猶風潮。他自己也有猶太血統,受希臘古典悲劇影響太深,劇作未免充滿憂患。阿瑟米勒有點像中國的杜甫,關懷窮人,但又有很縱深的視野,時代的洪爐鑄出來的劇作家,連英美這樣的國家,以後也難再有了。

《推銷員之死》很適合中學的劇社演出。少年時在學校,如果演過一部經典話劇,從角色中學習老成的智慧,與劇作家的靈魂對話,將來無論創作、經商、從政,都有好處。

一位文豪死了,不知說甚麼好,只有仰看星空,在藍夜裏,似乎多了一閃清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