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李察艾登保祿逝世,英國「大片」最後一個掌門人走了。
李察艾登保祿十六歲就進了這一行,先當演員,由於其貌不揚,做過許多奸角。後來當了導演漸喜歡拍歷史人物的傳記,像南非民權領袖比庫的「自由萬歲」、「甘地傳」、「差利傳」。
李察艾登保祿出身基層,他喜歡拍左翼的抗爭英雄。因為他,英國電影兼容並包──右翼的帝國主義代言人大衛連,講述帝國的輝煌,但另一端,李察艾登保祿也講另一種反對帝國的人的故事。「甘地傳」有帝國不太光采的一面,「自由萬歲」也體現南非白人種族隔離的暴虐,但在英語世界,這樣的「反建制」電影不但能拍,而且有資金,而且還賣座,是因為擁有言論和創作自由的英國,是一個優秀的國家。
但李察艾登保祿也接受查理斯王儲邀請,專門為新婚的戴安娜王妃訓練公眾演說技巧。李察艾登保祿將戴安娜當做女演員來教;怎樣講話、語態、表情,將王妃包裝成英國的環球大使。
一九九○年,英國電影陷入低潮。戴卓爾夫人在首相府,召開了一個「英國電影高峯會」,邀請幾個第一級的電影人來,商談怎樣振興電影。戴卓爾夫人看見李察艾登保祿,很高興,問:「為什麼你不早來?」艾登保祿笑說:「我沒有早來,打令,因為你沒有叫過我啊。」
此一對答,成為英國電影界佳話,在女首相面前,有人說艾登保祿沒有講Darling這個字,有人堅持聽到,於是,「大導演有沒有將鐵娘子稱為打令」這件事,成為電影史上的傳說。
「甘地傳」出色,「差利傳」卻平平。艾登保祿還想拍法國大革命時代英裔美國思想家潘恩(Thomas Paine)的傳記──潘恩是一個左翼,傾慕法國革命,覺得推翻王室很進步,跑到法國去參加革命的雅各賓黨,最後差點連自己也變成了革命的公敵。這齣戲沒拍成,因為人物不得通俗而且後來人物傳記片已經不興了,電影淪為Transformer的IT市場。
李察艾登保祿也走了,好在還有「唐頓莊園」的電視片。世界上有自由的地方,總有人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