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智囊王戰告誡香港人:香港人不要甚麼都學大陸,香港要做一個國際城市,做亞洲瑞士。
香港一旦「中國化」,香港就不再是香港,只是一個小小的特區。筆者早在中國收回香港之前,就預測香港「中國化」是必然的,而且「中國化」,就是劣質化的同義詞。
「中國化」其實要很小心地定義,中國文化大感性的部分,暫叫A,是優美的:中國的建築﹑文學﹑醫學﹑音樂﹑繪畫﹑書法;中國的烹飪﹑京劇﹑皮影戲﹑評彈﹑瓷器﹑崑曲﹑紅樓夢;中國的長衫﹑油紙傘﹑烏篷船﹑印章,像人體裡的紅血球,製造的是養份,不但絕不能「非中國化」,而且「中國化」得還不夠,還要大力保存和發揚。
但另一方面,中國文化也有大量缺乏理性的部分B,是落伍而醜陋的:帝王思想﹑宗法制度﹑家族企業,以及貫穿此一主體的主奴意識,並由此一主奴意識的惡性磁場產生的權謀﹑嫉恨﹑偏狹﹑內耗﹑盲從,以及附加的種種陋習如髒亂喧嘩,這些愚昧的惡習,像人體裡的病毒,要大力清除。
但中國的失敗,是一百年來對於A,一點一滴地自我放棄;對於B,卻因為人口的大量繁殖,政治野心家的渣滓流泛﹑教育資源的貧乏不足而大大膨脹。
日本和中國學習現代化,一齊起步,日本人保存了他們的A,改造了他們的B,換血成功。中國學蘇聯的列寧和史太林,過濾B的種種病毒不但失敗,病毒惡化,更革掉了A的紅血球,讓日本人很看不起。
許多中國人,包括小特區「愛國愛港」的一批,分不清楚中國文化裡的A和B,無法辨別紅血球和病毒,甚至把紅血球當病毒,把病毒當紅血球。也不能盡怪這種人無知,因為中國太博太精深了,中國太叫人愛恨交纏了,許多中國人活了一輩子,也不了解中國,中國是個謎。
李登輝和陳水扁的「非中國化」,雖然加強了民主﹑自由﹑人權的西式抗體C,對壓抑B部病毒卓有功效,但想連A部分的紅血球也換掉。真正的「去中國化」,是為A大力增值,而拋棄B這項負資產,引入西方理性﹑寬容﹑科學的思維C,借助西方文化的抗體把中國文化的病毒徹底清除。A-B+C=D,這個D,才是一個能與二十一世紀世界接軌的真正的新中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