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愈跑愈重

減磅,是很多人加入跑步行列的原因。

減磅,是很多人退出跑步行列的原因。
因減磅跑步,這動機清楚不過,科學證明跑步有助減磅,身邊朋友跑步後瘦了一個圈。可是,當跑步者發現投入大量時間和精神,體重沒顯著下降,甚至是愈跑愈重,跑步變成令人沮喪,退出是遲早事。
愈跑愈重一個容易理解原因是,跑步者高估跑步能燃燒的卡路里,及低估跑步前後吸收的卡路里。跑步者都試過,跑完辛苦一課,獎勵自己方法,是大擦一餐,跑步者心裏想,今日燒了這麼多脂肪,多吃一點無妨。這幾年,香港人流行參加海外馬拉松,其實戲肉是大伙兒賽後大吃大喝,在歡樂氣氛中獎勵自己,特別瘋狂。這是簡單數學,入多過出,自然增磅。
跑步者另一獎勵自己方法,是休息。直覺上,劇烈運動後多休息,理所當然,但很多時跑步者過度休息。之前我寫過文章鼓勵企而不坐,也提到跑步者以為跑步消耗大量體力,坐番夠本,這是錯誤觀念。休息也可以過度,其實身體復元速度比我們想像中快。跑步者請反省:跑步後,我們是否減少其他活動,例如運動、家務、跟家人相處時間?其實,跑步者的體力消耗不是想像中這麼大,太多休息是不必要。
過量飲食和休息導致愈跑愈重,屬表層原因,很多跑步者都提高警覺,愈跑愈重牽涉兩個比較深層的原因。第一、跑步不錯能減肥,即減去體內脂肪,但取代脂肪位置是肌肉,而肌肉比脂肪重。跑步者一個普遍現象,是外觀上瘦了,例如腰圍減了,但體重不變;又或者,外觀不變,但體重上升。即是說,跑步做了它應該的事(減去脂肪),但單看體重,跑步者卻蒙在鼓裏,以為跑步沒用。
第二、身體是一部很精密的機器,懂得調節,適應身體的活動強烈度。跑步量增加,身體出現的重要變化,是身體懂得儲存更多能量,包括糖份和水。馬拉松跑手都知道,長跑表現取決於體內能儲存多少能量,愈多愈好。外面看,操練是關於跑得幾遠和幾快,其實身體內出現的調節過程,同樣重要。問題是,多儲能量,體重會增加。
跑步者從體重中衡量自己的身體狀態,這方法有問題,奈何體重是一個簡單和看得到的數字。剛才說的「肌肉取代脂肪」、「肌肉儲存量增加」等理論,一來太複雜,二來看不見。我的建議是,不要信自己雙眼,磅數不能反映你的健康情況,改信家人和朋友對眼。當他們說,你fit了、精神了,便證明跑步是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