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學習?
難得有一個星期日全家人都沒事,天氣又轉晴,我和Dino 就在河邊散步。Dino 突然問我為什麼小朋友要上學?為什麼小朋友要讀書?為什麼小朋友要做功課?一連串的問題在我腦中不斷盤旋...
不錯,就學生而言,讀書是學生的本業。學生的責任就是讀書,讀書當然重要。可是我沒有即時反駁Dino。因為弄清楚讀書的目的,不是更重要嗎?所以我決定寫一封信回答Dino 的問題。
有些小朋友會說:「比讀書更重要的事就是看漫畫、打機、去玩!」這道出他內心真正想做的事,他根本不喜歡讀書,也不了解為何要讀書?他只是為了應付父母,才不得不到學校的,這種被動的讀書,很痛苦,也沒什麼效果。也些有小朋友直率的表示:「賺錢最重要!賺了大錢,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有什麼,就有什麼。」彷彿讀書的目的只是賺錢而已!於是就有一些心急的少年,就辦了輟學手續,直接去賺錢了。他還理直氣壯地說:「等我以後想唸書的時候,再回學校讀書。」
那麼,讀書的目的究竟何在呢?
記得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的一句名言是:什麼是人類的文明(Civilization)?文明,就是挑戰與如何應付挑戰。因此,讀書可以說是我們為了擁有更多能力去應付挑戰,也就是讀書是用來增加未來『選擇』的應對能力。
幾年前看過這本書「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女士與她十七歲的孩子安德烈兩人信件對談中,她也提到:「媽媽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因為在現代的生活裏,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是沒選擇的,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生活會得比較快樂的。同時,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再加上工作不會剝奪我們的享受生活機會,我們才會有尊嚴,而成就感與尊嚴,不就是快樂與幸福的基本要素嗎?
不過,小朋友或許還會懷疑,在學校學的科目有一些好像在將來未必用到?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則笑話:
有一個傻瓜逛街時肚子餓,他就在路邊買了一個麵包,吃了之後,還是餓,就買了第二個麵包,可是還是餓餓的,就吃了第三個麵包,肚子總算飽了,於是他覺得很 可惜的說:「早知道買這第三個麵包就好了,前面二個都浪費了,因為前面二個都沒辦法讓我吃飽!」
看了這個笑話,我們會取笑那個傻瓜真是笨啊,不是第三個麵包讓他飽的,而是累積了前面二個麵包的能量,才使得他碰到的第三個麵包讓他有吃飽的感覺。能力也一樣,我們要從基礎知識慢慢累積,就像打保齡球反覆練一些基本動作一樣,在學校時所讀所學的,都還算是認識我們這個世界,包括宇宙萬物的自然知識以及人文、藝術、歷史、法律、制度等等人類架構出的文明成果的最基本知識。在人生路途上,也許沒有機會直接用到這些基本知識,就像第一個第二個麵包沒辦法達成我們吃飽的目標,但是往後真正用得上的能力(第三個麵包)還是必須經由我們的基本能力而發展。
或許我們還可以嚐試一種方法,假如小朋友對某一個科目還是覺得很枯躁很乏味時,可以先想一下,這些學問是過去時代中經過那些人的努力而獲得的?他們藉由這些知識解決了什麼問題?我們在日後可以用這些知識幫助什麼人?只要我們運用想像力把枯燥的知識跟人連上關係,我們就比較容易產生學習的興趣。
當你關心的事情越來越多,當你幫助的人、喜歡的人也越來越多,你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充實、快樂。我們讀書是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因為讀書可以增強能力,如果我們有正確的觀念,就可以發揮出來。
對了!讀書只是生活的一部份;用心生活,負起責任,不斷追求進步,才是更重要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