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大前研一:5個練習,養成「挑戰自我」的勇氣

大前研一是日本著名的趨勢專家,有趣的是,在成為「學者」之前,他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出名以後,照樣多方嘗試。在《工作雞湯Ⅰ》書中,他甚至寫下這段話:「換工作是好事。轉換工作可以了解企業本質、也能增加人脈。」

對於人才,他曾提出具備多種專長的「π型人」概念。過去想在一家公司待到退休,找到一種專業領域深入鑽研,兼具橫向溝通力,當個「T型人」即可;但今天這已經不夠,「T型」只是防守,應該至少再多一項立足能力,成為「π型人」。
事實上,大前研一本身就是這些觀點的最佳實踐者。他如何在生涯不同階段中,發掘、發揮天賦,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讓潛力能晉升為「能力」,甚至開發出更多寶藏?
階段一》19歲 英語導遊
高中時,大前研一曾想成為音樂家。為了存錢買單簧管,大一時跑去考英語導遊執照,還蹺了一個月大學的課、躲在家聽美軍廣播,總算順利通過考試,成為當時最年輕的英語導遊。
這份工作除了讓他鍛鍊英語力,姊姊大前伶子回憶,原本大前研一是「神經質的可怕個性」,但導遊工作卻讓他變得圓融,能設身處地為客人著想。
衍生能力:英語力
「語言力」日後被大前研一視為世界人才都具有的「即戰力」之一。要增進英語,他建議先別管太多,先練「英語耳」,保持耳朵和腦子習慣英語的語調。
階段二》27歲 日立工程師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還沒畢業,大前研一已獲得人人稱羨的日立(HITACHI)工作。但看到日本文化中的保守、同事依賴組織的性格,讓他無法發揮創造力,還在家書中寫下:「我現在被關在名叫『日立』的監獄......。」他開始狂野的批判起日本企業文化,並醞釀轉職念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